《探源茶船古道》当属精品力作
《常德日报》从8月3日起,分别在8月3、4、7、8、9、11、14日第3版推出《探源茶船古道》专版,给读者讲述了常德“茶船古道”形成的悠久历史,传授了丰富的茶文化知识,分析了我市茶产业的发展前景,把读者引到了为“开放强市、产业立市”献金点子的思考之中,是一组难得的精品力作,值得点赞。
一是采访深入,信息丰富。这次采访,跨越沅澧水,历时十余天,边采访边推出专版,可谓马不停蹄连轴转。7个专版共发文章19篇,图片37幅,以及茶船古道路线图,是记者深入采访后的辛劳之作和得意之作。而且,凡与常德“茶船古道”有关的重要场所,记者都亲临现场拍摄照片,对相关的典型人物进行采访,并对相关的史料进行了深入挖掘。19篇文章中出现了几十个被采访对象,均是有名有姓,真实可查。通过一次次采访、一个个场景、一段段史料,或通过背景铺垫,或通过直接对话,向读者讲述了常德“茶船古道”的前世今生,使读者对常德茶文化的起源、发展、传播与变迁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,对常德茶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有了一个大致的把握。这组报道真正起到了挖掘茶文化,普及茶文化,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引领大众思索的作用。
二是叙事悠远,故事精彩。连续7个专版,从澧水水系讲述到沅水水系。所到之处有如两条波光粼粼的彩带串起了常德“茶船古道”的颗颗珍珠,弘大的叙事跨越了6000多年的时空,展现了城头山的欸乃桨声,夹山寺的禅茶祖庭,桃源茶的火排入沅,泰和合的千帆竞发,讲述了常德“茶船古道”演绎过的风云沧桑,书写过的耀世辉煌,以及茶马古道、茶船古道、红色古道三道合一中曾经发生的动人故事。一片茶叶,一条水道,一个个生动的故事,承载着常德历史上经济的繁荣,承载着先民富裕的梦想,把读者带到常德“茶船古道”游历了一趟,告诉读者常德的“茶船古道”在世界文化遗产“万里茶道”中曾经扮演过的角色,可谓叙事悠远,故事精彩。
三是文笔优美,评论深刻。7个专版刊载的19篇文章,标题新颖别致,诗词随手拈来。比如《古渡悠悠入梦来》标题贴切、精准,对故事的叙述恰到好处。每篇文章字斟句酌,文笔优美,如开篇《向古道最深处探进》中这样写道:高山云雾出好茶。常德茶天赋异禀,造化无双。千百年来,说不清哪一天,是一粒茶种选择了常德,还是常德选择了一粒茶种。先民们也正是借一片茶叶出发,走沅澧,过洞庭,入长江,达东海,沿海上丝绸之路,领略到外面的世界,拓宽了视野和胸怀,闯出了一条意义非凡的“茶船古道”。这样的描写可谓字字珠玑,美哉美哉!同时,评论非常深刻。如在《渫水河上的回望》一文中抒发了这样一段评论:茶船古道的意义,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茶道本身,成为了一种社会与历史的公益。近现代历史上,石门曾经走出了许多风云人物,郑洞国、王尔琢等等,古茶道上,值得我们回望的,不仅仅是悠远的茶香,还有这些匆匆走过却脚步坚定的背影。在结语《向东,是大海……》一文中这样写道:走出去是探寻,带回来是接纳。交通,意味着物质的交换与文化的融通。茶船古道的意义基于寻求物质的丰富却远远超出了物质本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