篱边梅树几度花—— 章绍君诗词赏析


发布日期:2017-12-28 作者: 王锐 信息来源: 常德日报

七绝·纳凉诗就正于兆明先生

□章绍君

一摇一扇一些风,

一介书生一先生。

一袖银河一万里,

一朝一代一挥中。

  王锐评点:又让我的思绪回到了家乡的盛夏,又让我的思绪回到了童年的美好。以“一”字打头的这首小诗,节奏是慢的,我仿佛看到了一把芭蕉叶的蒲扇,轻轻地摇动着。爷爷或外公坐在小凳上,孙子或外孙躺在竹躺椅上,祖辈的蒲扇若有若无地挥动,驱赶蚊虫和热浪,有些许的风一漾一漾从孙辈的头上、身上飘过,而孙辈的眼睛望向遥远的天空,那是满天的星河,星星点点的,仿佛随手就可以抓住千万个;祖辈也望向天空,趟出湖区、走出家乡、跨过小河、越过大江,遍览天涯海角,那是自己儿时的梦想,而今自己已年迈,面前的小小人儿,又何尝不是个人梦想的延续。把自己的故事掏空,把梦想传递下去……

 

七律·题唐诗扉页赠兆明先生

□章绍君

烟雨平生谁复知?

先生乃是后生师。

岸皋闲话秋凉夜,

花月难逢春暖时。

报国应宁为犬马,

在家何不作聋痴。

躬耕佳日如逢醉,

高唱何妨李杜诗。

  王锐评点:先生是高尚之人,行高尚之事。很久不见先生了,给先生买一个什么样的礼物呢?在一个还没有染上铜臭味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思之再三,还是给先生送一本《唐诗三百首》吧。也许先生并不缺少这工具书,也许先生的这本工具书需要更换了。这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,这是学生的一片心意,学生的一片心意还需要用点缀表达。那就在扉页上写个赠言吧。

  我在想,十年、二十年、甚至三十年后,当作者再次看望当年的先生时,先生用微微颤抖的手捧出当年的这本《唐诗三百首》,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。

  “您过去是我的先生,现在是我的先生,将来还是我的先生。”

  这是谁说的不重要,重要的是,“先生总是后生师”。

  谢谢先生。

 

七律·赠兆明先生

□章绍君

往事今犹记一些,

炎炎夏夜汉河斜。

手摇蒲扇谈家国,

身卧竹床话桑麻。

宅里栋梁数巢燕,

篱边梅树几度花。

先生健待江山老,

岁月如流鬓似鸦。

  王锐评点:往昔的物和事依然牢记在心,那是一种纯净的美好。炎热的夏天里,星河灿烂,北斗闪耀,银河若隐若现,先生躺在竹床上,手持蒲扇,家事国事天下大事,从先生的口中徐徐溢出;农事琐事生活小事,也在先生的嘴里蕴含。先生处江湖之远,心忧天下,满腹才情,却只能把酒话桑麻。

  岁月美好,却又易逝。转眼之间,先生年纪大了,老了,儿女们外出求学、工作,远远的想着,只能呆坐在宅子里,数房梁上春去春又回的燕子,念叨着一年一度的开了又谢、谢了再开篱笆墙边的梅花。

  先生依然健康,这是学生的福气;先生之所在,更是学生思念之所在。

 

七律·和兆明先生

□章绍君

一上苕峣吴楚空,

风云万里汇胸中。

桔洲勺舀湘江碧,

岳麓唇涂枫林红。

涕泪贾生哀地僻,

雷霆黄蔡动天工。

逝来不见何限感,

秋籁萧萧爱晚亭。

  王锐评点:我总是跟不上作者的气吞山河的表达,也许,这和作者少年时代对毛主席诗词的研读有关。我总以为,作者对主席的诗词,不是研究,而是“书读百遍,其意自现”的直观感受。作者在少年时代,对主席的诗词读过千遍万遍吗?答案也许是肯定的。若是,作者下笔的神韵,神似主席的气度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   一首诗,竟能包含如此多的意象,很是出乎我所料——吴国、楚国、风吹、云散、桔子洲、湘江、岳麓山、枫叶红、贾谊、黄兴、蔡锷、爱晚亭。而将这些词汇串连起来的只有长沙。如今,我在长沙工作生活,我在作者的诗意里徜徉,并一遍遍感受长沙的古老和现代。但是,我写不出作者诗的意象,就像我无法写出《沁园春·长沙》的大气和磅礴。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